中國保險網2月3日訊 自監管層發布《中介信息系統建設條例》以來,行業內專業保險中介機構和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包括4S店、旅行社等“散小”兼業平臺,均受到規范化要求。整改時間定為一年。如果達不到標準,他們將面臨倒閉的風險。整頓是提高中介行業準入門檻,淘汰一批小而亂的企業,建立行業良性有序發展,大大加快行業科技化進程的好方向。但由于信息系統的專業化,使得信息資本和人力資源在短時間內投入巨大。結合監管要求,保險中介信息系統的建設主要集中在三個方向:信息系統建設是系統、系統和信息安全三位一體的綜合規范。
2月1日,銀保監會下發的《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工作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實施,對于中介機構來說是否做好了準備?下一步,中介機構如何進行改進?1月30日,由上海保險交易所聯合科技公司優保聯以及十家保險中介行業協會共同組織的“2021全國保險中介信息化發展線上論壇暨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合規大講堂”上,行業人士就此展開了討論。
保險中介全面信息化迎元年
《辦法》的出臺對于保險中介機構的信息化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同時給了一年的過渡期進行整改工作,對于廣大中介機構而言,也是2021年開年的頭等大事。
據統計,截止到2019年,專業保險中介機構達到2665家,保險中介集團有5家。與之相對應的是,近年來,保險中介市場創新也比較活躍。
上海保險交易所黨委委員單樹峰指出,2021年是中國保險中介機構全面信息化升級的元年,對中介機構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如何化機遇挑戰,是保險中介機構當前要面臨的核心問題。
實際上,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辦法》發布之前,已經有不少保險中介機構也在主動尋求業務的信息化升級,但保險中介發展過程也面臨重重阻礙。“保險機構在謀求數字化發展的過程中,存在的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受到資金成本的約束。多數的中介機構沒有相應的信息系統,或者說有些雖然有自身的信息系統,但是功能相對落后,難以獲得保險公司的系統對接資源,而出現系統排期比較長的一個情況。” 上海保險交易所戰略規劃部、創新業務部總經理趙明浩介紹說。也正是看到了這個痛點,上海保險交易所作為保險業重要的基礎設施,建成了保險中介服務平臺,為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轉型提供出單鏈接、業務撮合、資金結算、經營管理等一站式數字化再造服務。
在疫情刺激和科技投入成本的雙重壓力下,有不少保險中介機構轉型成為技術提供商,一方面,通過技術賦能保險公司業務發展,建立雙方合作關系;另一方面,謀求保險中介之外的業務發展空間。
優保聯CTO張少林介紹,優保聯作為保險科技公司,打造了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建設解決方案,針對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建設要求的三個系統、兩個對接及一套安全管理體系,推出了優速通、藍狐、磐石、優速付、蒼海、般若堂等產品體系和安全合規機制,針對不同中介類型打造符合企業發展的建設方式。
機遇與挑戰并存
銀保監會2019年底發布的《關于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就對保險中介有一個全新的提法,就是要推動構建新型保險中介市場體系。如何理解新型的保險中介市場體系?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保險研究所所長劉冬姣看來,就是科技賦能下的保險中介市場體系。
劉冬姣認為,中介機構的信息化、數字化還有待突破。在當前的中介監管制度下,保險公司正在進行著信息化、數字化再造,保險中介機構在經營管理上存在著多方面挑戰,必須通過信息化數字化實現轉型發展。當前專業中介機構要做的就是要打造數字化的核心動能,以此來驅動保險中介機構的長期發展。
如果說前幾年行業還在談論科技發展的同時保險中介會不會被替代的問題,那么現在來看是否被替代,關鍵在于中介是否能借助于科技賦能來實現新的發展。如果不變革,的確有可能被現代科技所吞沒。只有變革,主動擁抱新科技,才能浴火重生,實現新的發展。機遇擺在面前,對于保險中介機構,能夠抓住最重要。
“此次《辦法》的實施,從保險中介機構發展或者對保險中介發展而言,是難得的機遇,那么這個機遇就是科技賦能。”劉冬姣認為,在承接科技賦能的過程之中,保險中介機構,實際上面臨著很多瓶頸,面對瓶頸,唯一的對策就是創新突圍。到底應該如何突圍?劉冬姣認為,中介機構需要把握兩點:第一,思想突圍,戰略前置。傳統保險中介機構的發展理念、發展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必須在思想上破冰,同時還要進行戰略的前置,就是要堅定信息化改革之路。第二,精準施策。思想上明確之后,在行動創新過程中,就要精準施策,區分大型中介機構和中小型中介機構。對于大型中介機構,要針對自己的資金、人力、技術、數據等來選擇,在技術、在資金、人力方面實現突破。對于中小保險中介機構來說,更多的應該是通過平臺來克服以上困難。
目前,保險中介機構與保險公司之間的信息互動主要有兩種方式:是雙方的系統對接;另是線下手動對接,如電子郵件、社交媒體等,這種方式非常普遍。除少數首席中介機構注重信息系統投資外,多數保險中介機構和兼職機構尚未實現與保險公司的系統對接。即便如此,大量中介機構仍處于解決自身內部信息化的階段。只有解決好企業內部的各種管理制度,才能進一步考慮與保險公司等機構的系統互操作性。而且,中介機構與保險公司之間的信息交互主要集中在保險方面,保全、理賠等售后服務的數據交互還處于探索階段。面對新的監管規則,對于中介機構來說,更快實現系統信息化將有利于抓住發展機遇。